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選作曲當主修會比樂器主修有發展嗎?(閒聊)

我的碩士班同學閒聊問我是否會覺得作曲沒甚麼用處,我自己倒覺得以台灣目前的狀況,器樂主修反而沒有作曲吃香。器樂要花的練習時間遠比作曲多,且一旦沒有持續練習,退步得也非常快,但作曲則否,一旦「開悟」,不一定天天練習,也可以一直保持作曲的功力。然而,就出路而言,台灣的樂器教學市場其實是以初級、或中級的程度的教學而已,進階的樂器演奏之學習,有一堆演奏博士們搶著教,唸完台灣的碩士,還是只能以教小朋友為主,有酬勞的高階演出機會也不多見。樂器演奏的市場還有一堆非音樂科系的老師以低價搶學生,加上越來越多的流浪演奏博士無法進入大學任教,也加入搶學生的行列,若沒有雙專長,其實工作機會非常有限。實際上,筆者曾調查過,國內大專院校現有大約十來位演奏博士,最後都改行變成數位音樂老師,以便擠進大學教師的窄門,然而數位音樂創作,原本就是作曲領域中的一個支脈,這些非作曲主修的數位音樂老師們,多半只能教教軟體應用,鮮少能觸及創作數位音樂的部分。

作曲主修的人,雖然不用像樂器主修一樣,每天花六個小時以上練習,但作曲主修的人,要學的東西可說非常龐雜,理想的作曲主修者之能力,除了作曲本身的能力之外,尚要能精通音樂理論、電腦音樂、管弦樂法,且對於鋼琴有中級以上之演奏能力,最好也能會弦樂器以及指揮法,甚至也要懂一點音樂學的內容。也因此作曲主修者,若是用功的學生,便必然有多項能力,出路當然廣得多,包含樂理教學、商用音樂製作、學院音樂創作、鋼琴教學、音樂史教學、樂團指揮、數位音樂教學都有人做,關鍵只在於作曲主修者在學的過程中,是否有把這些能力學好。國內有一些作曲碩士,專門在教人考碩士班,為了吸引學生,不僅教樂理,還教音樂史(原本音樂史應該是音樂學主修的專長)。也有很多作曲碩士是靠教初、中級鋼琴為生。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國內有不少學校,長久以來忽略了電腦音樂這一個部分,例如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雖為最好的學校之一,可是卻沒有把電腦音樂作為作曲主修的必修課,甚至沒有電腦音樂課程,實在非常可惜。但有遠見的學生,自己便應該主動找資源來學習,利用跨校學修,其實都有機會學習各種校內未提供的實用能力。

以筆者念的美國的學校為例,作曲有自己的系,每年級都有約四十個人以上,因此作曲系的學生有好幾百人,有作曲系專用的大型實驗劇場,但卻沒有獨立的「鋼琴演奏系」、或「小提琴演奏系」,因此國外的作曲系,比起其他樂器主修,可說還算熱門。

總而言之,作曲主修其實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主修,亦即可以攻創作市場,也可以退守樂器教學市場。目前音樂系學生要找到好出路,沒有兩三項專長,那麼機會真的會少很多。相較之下,選作曲當主修,未來的發展一點都不會遜色於樂器主修。當然,好的發展,得仰賴積極學習。不可否認的,也有很多作曲主修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學甚麼、以後要做甚麼、混了四年拿學位的人還真不少,找不到好的工作這是必然。有無發展,其實在學生個人是否有更寬廣的遠見以及及早開始廣博的學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