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音樂碩班考試「學術 vs 就業」趨勢走向

各校碩士班報名人數、錄取名額已經都可以在網路上查得到了。有趣的現象是音樂學的報考人數大減,無論台大、北藝大音樂學研究所,報考人數都比招生名額還要少。以北藝大而言,招生 8 名,但只有 6 人來報考。台大音樂研究所則招生 4 名 (若有招滿,則有七位專任老師服務這四位學生),也是 6 人來報考。顯見考生們越來越瞭解趨勢,以前很多音樂系本科生念煩了原本的樂器主修,就會選擇碩士班轉換到音樂學,因為這種學門不像其他的音樂主修學門需要實務的技術,然而越來越多人開始覺悟到這個選擇不一定合適。另一方面,以前衛實驗音樂為主要方向的理論作曲碩士班也是另一個考生人數大量減少的學門,以第一志願的北藝大為例,招生名額 5 人,只有 8 人來報考。相反的,清大音樂系「音樂工程與應用音樂組」碩士班報考人數,招生名額 7 人,卻有 46 人來報考,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另外,交大音樂所的創作相關組別(理論作曲、新音樂劇場、電腦音樂組),儘管走的也是學院派實驗音樂,但因為有較多的與科技結合的機會與相關課程,招生名額 6 人(含作曲組),考生仍有 17 人,遠比北藝大的理論作曲招生狀況好。
學校教育是否該與就業市場、科技趨勢大幅脫節,未來將是傳統的音樂系該思考的方向。基本上,演奏主修的考生並未大幅減少,主要是因為演奏古典音樂原本就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經驗,但以學術導向的音樂學或實驗派的理論作曲的學門,若沒有新的趣味、或提供能與生活或就業結合的層面,則未來將不得不面臨轉型或萎縮,原有師資本位主義、或孤芳自賞的思維,最後只會面臨招收不到學生的窘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