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國外的電影配樂碩士班所學是否有利於未來從事商業編曲相關行業?

常有同學對於出國留學既期待又怕花錢沒回報,因此會提出許多重複的問題:「出國唸配樂回來後有工作機會嗎?」、「國外的電影配樂學校器樂為主的畢業製作,對於未來工作是否沒有幫助?」想念音樂且經濟上有能力出國留學的同學,筆者建議就是往前衝了。學習環境都是一分錢一分貨,尤其是念應用音樂相關科系,無障礙的英語能力絕對是未來創業、就業的一大優勢,且留學生活又必然是人生最值得記憶的歲月之一。許多人常因為缺乏勇氣,儘管經濟上有能力、又知道出國留學很好,但又會找各種理由(如英語能力、就業機會等等)說服自己不要出國念音樂,等錯過了時機又會懊悔。筆者是過來人,瞭解這種矛盾,當初也是時勢所逼而狠下心來把自己拉到異國,但回國之後,卻從來沒有後悔過選擇出國留學。其實這種矛盾,跟筆者遇到的一些曾經是音樂班的同學,因為當初考慮太多,去念了一般大學、或普通高中,之後又懊悔想回到音樂圈的狀況很類似。求學過程在經濟上能得到支援的同學,應該去相信「勇氣在哪裡,路就在哪裡」的想法。在此回應一下網友的顧慮與疑問「國外的電影配樂碩士班所學是否有利於未來從事商業編曲相關行業?」

國外電影配樂碩士班所學是否有利於未來從事商業編曲相關行業? 

儘管歐美電影配樂碩士班的課程取向鎖定在較高層次的管弦樂創作為主,但也包含了相關數位音樂課程。在國外業界的管弦樂配樂製作,作曲家本身要先能夠製作數位的 mockup(數位音樂的 demo),經業主確認核可之後,才會開始進行正式找樂團進行錄音。高品質的數位管弦樂 mockup 對於台灣的小成本的業界來說,幾乎就等同成品了,因此無論就器樂創作、數位音樂創作與後製,都會規劃在國外一些規模較大的音樂院之 film scoring 的課程中,有些有傳統音樂系的學校更因為有管弦樂團,還能提供 film scoring 主修的同學們進行作品的試奏 (orchestral reading),這對於音樂創作者而言,是非常寶貴而難得的經驗,好的作品拿到錄音之後,也可以作為自己的 demo 作品,以便於未來跟業主證明自己的管弦樂創作能力。透過器樂曲寫作的紮實訓練,未來創作商用數位音樂或表演類的器樂音樂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反而還因此有更寬闊的市場。 

目前配樂市場最大的衝擊之一,莫過於版權音樂使用的浮濫,原創音樂的生存空間受到很大的影響。衝擊之二為數位音樂工具高度便利性、音樂素材庫的大量使用,使得多數數位音樂創作者的音樂逐漸失去特色,傾向於使用 loop 做組合,或使用自動編曲軟體來替代繁複的配樂、編曲工作,也因此使得多數的數位音樂聽起來有高度的相似性,這些低品質的音樂,未來的價格只會因為削價競爭而越來越低。國外電影配樂碩士班的相關訓練,使學習者直接面對音樂創作上的問題,而不是只會使用軟體工具進行拼貼,經過這些訓練之後,同學們可以有能力創作較高品質的音樂,又能同時學習包含數位音樂或器樂創作,使得本身因為多元創作能力而能更有音樂職場上的競爭力。 

有些非科班而有計畫轉音樂專長的同學們,常會憂心未來是否有工作。事實上,各行各業都是一樣競爭,文科畢業者被取代性又很高,在台灣薪資都高不起來,但音樂卻是一項技術性的專長,技藝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區別度,因此相較於其他行業,音樂人只要學有專精,不太可能找不到工作機會。再者,選擇自己喜愛的專業,也才能更有動力去參與未來的競爭吧。若想要賺多一點錢,那麼就要多學一點、多一點努力、多一點創意、多一點實力,而非科班生碩士班轉念音樂,實際上等於掌握了雙專長的優勢(原本的專長加上音樂專長),出國之後若把英文練好,又多一項語言專長,這些專長若能夠合併運用,則更增添了個人不可取代性:英語能力強者,要吸收數位音樂科技的相關新知則非常容易,有助於新技術的學習,也可以拓展國際市場;當配樂案子不多時,還可以藉由新軟體的教學來維持基本收入,等待下一個配樂專案的到來;當沒有數位音樂配樂的專案時,也可以轉而幫樂團進行編曲,而能不侷限於一種創作的形式。此外,科技的快速演進,也讓產業變動得很快,現階段許多音樂人已經開始發揮創意來增加工作機會與收入,其中最大的助力莫過於網路傳播,也是一條可能的路。三項專長若還找不到工作機會,只有兩種可能性:努力不夠導致專業技術磨得不夠好,或自己畏苦怕難、眼高手低而懶得付出勞力與心力去爭取工作機會。

PS:本中心針對國外電影配樂碩士班申請所設計的課程以及相關說明,詳見下面連結:
http://learnmusic-tw.blogspot.tw/p/film-scoring.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