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音樂學習應有的心態

常常有許多網友會寫信或打電話來詢問要考上某某音樂研究所或某某音樂系需要上幾次課,總共要花多少錢之類的問題。儘管本中心的樂理課程(和聲、對位、樂曲分析)是規劃為一年可以上完全部課程,但不意味學員們一定要上滿一年,或一年後就沒有其他可學的東西。音樂能力的培養所需時間往往依照個人的領悟能力、每週自己所花的練習時間、自己原有的音樂能力、音樂上的天賦、自我學習的能力等,所需的課程時數會有很大的區別。再者,教授課程的老師,本身對於音樂知識與技術的掌握,也會大大影響學習的效率與成效。這也是為何不同等級的老師收費有很大的不同。在音樂初學或中階的階段,學生的學習與對於音樂的思考,往往是一知半解的狀態,有些知識只是知道,卻無法內化為感受的一部分(例如和聲學的學習、對於音樂演奏的詮釋方法等),因此學習者往往只能拷貝老師對於音樂的理解方式,也難以舉一反三,此外,絕大多數音樂的相關技藝(如演奏技巧、詮釋方法或樂曲分析等)都很難系統化教學,沒有一種技巧可以用在所有的樂曲上,而是 case by case 的學習居多。這也是為何找錯老師學習,會深刻的影響學習者的音樂能力上的發展,但很多家長或音樂學習者無法知道這個道理,誤以為音樂學習就如一般的英文、數學補習班一樣,有補就會快速進步,也認為既然都是教相同的知識或技術,學費也要求越便宜越好。

儘管本中心的網站列出很多考試相關的資訊以及預估所需準備的時間,但筆者其實不太樂意見到學生問:「有沒有甚麼最快能夠考上音樂碩士班的方法與管道?」或「有沒有甚麼最快能讓自己把音樂能力不足的部分學好的方法與管道?」。在這個少子化及學歷浮濫的年代,學音樂根本不是賺大錢的行業,存著投機心態的考生,就算僥倖考上了,由於學習的心態若在拿學位而非獲得能力,則可能未來仍會對於走音樂這條路的回報大失所望。筆者剛回國的幾年,帶過不少作曲主修的大學部學生或碩士班學生,但同樣是念作曲,企圖心的強弱,使得每個人的音樂能力與後來的成就產生了很大的區別,實際上多數人畢業後只能在音樂教室兼課。但筆者也教過較有企圖心的學生,如今該位學生碩班畢業後,在大專兼課且領有講師證,又在科技公司專職,月入五萬以上。

由於國內音樂系所文憑的氾濫,加上各學校在職專班幾近賣學位的招生方式,音樂這個行業目前所需的人才,已經越來越變成實力與企圖心導向,沒有實力的人,僅能繼續在各大音樂教室以六四分帳的方式教教鋼琴,且若無發展新的能力,則一輩子都僅能以此種低薪的方式兼課,也絕難翻身,甚至只可能因為少子化的影響,每況愈下,不管你是拿著哪一家音樂名校畢業的學歷皆是如此。

所謂的音樂實力在於扎實的音樂知識與技術,投機取巧者無法快速獲得此種能力。所謂企圖心在於學習者自己很清楚自己該學甚麼,不是等人家來幫你安排要學甚麼,而是自己很主動的去找尋學習的管道。台灣的學生,尤其是音樂系的學生或多數想念音樂的學生,比較可惜的地方是不會主動去幫自己做決定,僅是以不決定當作決定、或讓別人來幫自己做決定,就算考上了學校,也只是照著學校的安排去學習,可惜學校的課程規劃或設定的目標,往往是為了現有專職的老師為本位而設計,並非是為了學生的需求而設計,遇到此種狀況,有企圖心的學生便會自己去跟系上反應想要的課程,若不想跟既有制度衝撞,則也會到校外去尋求新的學習資源。至於只求學歷不求能力的學生,大概便是乖乖的按照學校的課程設計而走,畢業只後也只能繼續接受多數音樂系畢業生宿命的職業 - 音樂教室鋼琴教學。我自己認為,沒有企圖心與音樂實力的音樂學習者,實在不建議貿然進入任音樂專業的領域,以免未來面臨職涯上極大的失落感,目前各校都在面臨搶學生的大戰,民國 105 年度之後,大專院校所面臨的少子化問題會完全暴露出來,屆時音樂系可能更加好考,但靠兒童音樂教學市場的音樂系畢業生出路可能也因此更加狹窄,或許在此時,學校才會真正思索課程改革、學生才會思索究竟哪些是重要的課程、哪些是應具備的能力,進而開始主動追求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