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轉系、轉組考音樂研究所

非音樂系轉音樂系、音樂系至研究所換主修,都是一項很困難的教學任務。依照筆者的經驗,所有的準備科目中,主修之外,和聲學幾乎是最困難的一環。筆者帶過的音樂系的學生,平均程度都不太好,一般音樂系的和聲學為三學期至四學期的課程,仍然很難確保同學們能學習得好,通常都沒有足夠能力來寫高音題。由於音樂系主修課程繁重,通常許多同學都到面臨考研究所時,才發現這門課等於是順利進入曲析課程的最重要通道。

調性音樂當中,和聲總是占最重要的地位,卻常被同學們忽略。此外,由於國內近幾年來在前段的學校所推廣的和聲學及和聲分析,是建立在 Schenker 理論的基礎之上,使用 Harmony and voice leading 的系統,偏偏不少大學任教的碩士講師、或者部分學校的資深教授們,並沒有 Schenker 理論的訓練及研究,導致於教學上,只能傳授零星的規則,無法做統整性的教學,國內畢業的一般碩士級理論作曲教學者,也很少有機會在碩士班時研習 Schenker 的理論(北藝大近幾年才開始有 Schenkerian analysis 的課程),使得和聲學、樂曲分析中的功能和聲分析變得格外困難被理解。

一般而言,西洋音樂系學生若有良好的音樂能力,大致上一年的努力,配合合適的師資修改作業,是可以把和聲學得好(國樂主修者又比較吃力些),但是非音樂系往往讀譜聽音的能力不足,導致無論和聲或分析,都無法在短期內速成。筆者在出國前輔導的個案中,包括藝專國樂聲樂科轉交大音樂所作曲組、輔大作曲組轉交大音樂所作曲組,這些學生目前都已經順利畢業也已在國中任教音樂,她們的學習時間大約都是一年,由於其鋼琴能力不差,自修加上升學輔導,應付考試尚且可以。筆者在 2007 年下半年開始輔導的另一位同學,則是鋼琴能力不佳的非音樂科系者,學習起來就顯得吃力許多,加上準備時間不及一年,很多課程在短時間內都得很急促趕上,往往一小時的課程,都必須上到兩小時半甚至三小時,當然由於回國後,筆者正在重新整理相關教材及思考更有系統的教學方法,因此也義務多抽時間為這位學生加強訓練,視為一種緣分,很恭喜她可以不負期待,順利考上2008年東吳大學音樂碩士班的音樂教育組。然而,不得不強調,越早計畫,越有機會做充實準備。另外,像是這類轉系、轉組的案例,強烈建議以個別課程來學習樂理相關的活用性技術。

儘管近年來各校廣開碩士之門,但想要轉系、轉組的同學,還是應該衡量自己的實力,定好符合自己的目標,及早開始規劃學習。筆者建議非本科系、鋼琴底子不夠好的人,應該至少要有一整年的時間準備,除非是在沒有其他工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密集學習。基本上,北藝大、師大這些系所,偏向由音樂系畢業、未換主修的考上較多,其他私立學校、新竹以南的學校(高師除外),則彈性上稍微大些。由於各校的考試方向不一,鎖定適合自己能力的幾間,針對該校的考試方向作努力,才是較佳之策。

1 則留言:

Ivory.. 提到...

謝謝您的這些資訊....


不小心逛到這邊來的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