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夢想從事配樂工作,但走錯方向的人真的很多,近來跟幾個學生分別聊到這些問題,越來越覺得許多人對於配樂的學習是走錯了方向。沒有預先瞭解配樂的市場趨向,很容易就走偏了路而不自知。無論是念理論作曲主修、或念應用音樂主修,就配樂的創作而言,有時反而成為了兩個極端,方向皆與配樂市場不同。
許多人以為理論作曲主修的人要寫配樂,只要學學軟體就能勝任,但目前看來並非一定如此,由於大學或碩士班理論作曲入學考試時,多半考生會選擇寫無調音樂,因為這種實驗音樂對於樂理能力的要求不高,因此逃掉了去深入研究調性音樂的機會,如果考生僥倖考上理論作曲組之後,又是閒散度日、純粹只是在應付無調音樂的主修考試,沒有犧牲玩樂的時間去研究調性音樂的創作,那麼畢業之後在調性音樂能力仍然無法長進多少。然而,更糟糕的現象是,許多學理論作曲的學生,會誤把「創意」當作「隨意」,而將調性音樂的寫作看得太容易,眼高手低的情況下,那麼就更不可能重新仔細鑽研調性音樂的語法了,到頭來寫出來的調性音樂,可能品質還不及一些非科班卻不斷努力聽音樂與創作音樂的人了。
另一個極端則是非傳統音樂系底下的應用音樂科系,由於不強調嚴謹的古典音樂之訓練,常又把學生導入到爵士音樂的「隨興」創作,走入了另一個與配樂市場背道而馳的方向。爵士音樂與配樂的主流市場所使用的和聲與音樂的語法,仍有許多不同之處,多學一定是好事,但大方向沒掌握,那麼仍然走不到想達到的目標。
音樂的領域其實分得頗細,連創作的方向也分得很細,有些創作是為了學術、有些創作是為了舞台上的即興器樂表演、有些創作則是為了影視或多媒體配樂的市場,每一種東西都會一定是最好,但人的時間並不是那麼多,因此學習要掌握重點,釐清處自己的方向,深入瞭解自己未來生存空間與市場需求,才知道學習上的優先順序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