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跨領域、雙主修將成未來趨勢?

當代科技快速的演進已經大幅改變了產業需求,許多傳統的產業、傳統的工作型態,常常隨著科技的改變而消失或萎縮。網路媒體的發達,大幅加速了音樂的傳遞、與音樂的學習,要把觀眾拉到音樂廳去聽演奏家演奏音樂,變得越來越難,以台灣的現況而言,大概也只有國際級的大師搭配密集的媒體宣傳,才有取得高票房。傳統的學習觀念,早已漸漸不符合時代的需求,尤其在台灣,只會一樣樂器主修,則幾乎已經限制了未來能做的事就是教那樣樂器,但少子化的影響,對於音樂老師的生存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與不定數,因此這幾年可以觀察到越來越多的音樂系學生,會選擇:(1) 大學、與碩士班念的是不同主修。(2) 念兩個不同的碩士班。

然而,樂器主修要跨到另一個樂器主修,難度頗高,因為樂器演奏需要長時間的投入才有辦法成為專業,因此從樂器主修再多跨一個作曲主修、電影配樂主修、或音樂科技主修,就成了最常見的模式,可惜台灣的作曲主修基本上也是走得非常狹隘,僅強調學院派的實驗音樂的器樂創作,完全忽略了當代科技趨勢早已改變了音樂創作的生態,再加上許多人仍停留在嚮往國立大學的招牌,忽略了私立大學的課程設計,往往最能反映時代趨勢,也因此堅持一定要念國立大學的考生,可選擇的學校變得非常少。至於非科班的考生,要考進國立大學大概就得選最冷門的主修,例如音樂教育、音樂學,所培訓的專長其實是寫音樂相關的「學術論文」。另外,理論作曲也是一個選擇,所培訓的專長是寫一般人聽不懂的「現代音樂」、「實驗音樂」、「前衛音樂」。至於私立大學,則會有比較多的選擇,例如可以選應用音樂作為主修來準備考試,以輔大、文大為主,師大也有應用音樂相關在職碩士班,但難度又更高。

國立大學音樂系畢業生通常不會考慮私立大學的碩士班來就讀,假若一定非選國立不可,又不想考冷門的音樂教育、音樂學,且也不想轉考也實驗音樂的理論作曲碩士班,則也可以考慮音樂科技、電子音樂相關組別,在國立大學中,交大一直是音樂系所中,電子音樂、音樂科技的孤島,長期有其一定的學術堅持。其中,「新音樂劇場組」往往是許多考生忽略的一個組別,因為這個組別的名稱,對於大家而言非常陌生。傳統的音樂劇場(music theater) 這種表演形式就是一種結合音樂、對白、動作、舞蹈的形式(維基百科:Musical theatre is a form of theatrical performance that combines songs, spoken dialogue, acting and dance.),而交大的「新音樂劇場」則傾向結合音樂科技、音樂創作、音樂即興(非爵士即興、或流行音樂即興)的一個學門,其前身是音樂碩士班底下的「音樂科技組」,曾改名叫「多媒體表演組」,後來又改名叫做「新音樂劇場組」,名稱的不斷改變的原音,主要跟專任師資之間領域的切割有關,因為交大還有另一個以學院派電子音樂為導向的組別,叫做「電子音樂組」,強調高度嚴謹的學院派電子音樂,相對而言,「電子音樂組」並不特別強調新的科技元素,跟傳統的理論作曲非常相似,只強調純粹的音樂內容,但「新音樂劇場組」則非常鼓勵學生們結合各種電子音樂元素、互動科技(互動裝置、互動影像、互動燈光等),進行更創新的音樂創作與表演之呈現。新音樂劇場組(前身多媒體音樂組、音樂科技組)的畢業生,其實在業界都有一定的名氣,例如目前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任教的劉聖賢老師,就是「音樂科技組」畢業的學生(原本打擊樂主修,跨到音樂科技)。改名之後,在董昭民老師(現任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理事長)帶領下的「新音樂劇場組」、「多媒體表演組」的更積極推展跨領域的合作與表演,除了開展了音樂表演上的創意之外,也大幅提昇了學生的視野與就業機會,這個組的畢業生之中,較著名的有現任中國科大數位音樂的林育宜老師(原本為非科班生,轉念交大音樂碩士班「多媒體表演組」,曾任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數位音樂專任講師,現任聲響音樂工作室負責人、成雁文創中心的作曲家與師資、中國科大數位音樂講師),以及自由數位音樂工作者鄭乃銓(原本為真理大學應用音樂系作曲組,轉念交大碩士班「多媒體表演組」。現任電腦音樂學會副會長,曾擔任過朱宗慶打擊樂團音樂程式設計師、杜拜 Nuskin 演唱會音樂程式設計師、世大運開幕聲音與音樂程式設計,並持續參與各種類行的互動裝置設計專案,為當前極少數橫跨實驗音樂、應用音樂、互動科技、互動影像的音樂家),這些畢業生在工作上的成就與表現都非常不錯。其他的學生,有的出國深造念博士或第二個碩士、有的則當起來互動設計、互動裝置、互動表演的接案藝術家,例如該組畢業生陳昱榮(非科班轉念音樂碩士班)現在則在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念博士班,並且多此獲得國藝會音樂創作補助、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發表補助,並獲選荷蘭ARE國際駐村機構2018年駐村藝術家、2016年橋頭糖廠駐村藝術家,且持續承接各類型的大型互動裝置、互動表演之政府與民間的標案

然而,近幾年「新音樂劇場組」的考生反而變少,以 2018 年招生為例,兩個錄取名額,只有一人報考,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在於組別名稱上給人的印象並不好,大家也不瞭解這個領域的跨界精神,而忽略了這個組別可以帶給學生的豐富性。所以當有人說他只想考台清交音樂碩士班,且考生本身也有一定的音樂演奏能力,則筆者都會推薦去考交大的「新音樂劇場組」,因為這個組別的畢業生在董昭民老師的帶領下,畢業之後的路可以更廣,有興趣的人去 google 一下這些畢業生的專業活動,就可以清楚瞭解現況喔。(若連基本樂器演奏能力都沒有的非科班考生,則比較建議不要鎖定國立大學音樂系所,或者建議把準備時間拉長到一年半至兩年)筆者總認為學校的學術訓練,不能僅侷限於純學術,應該要有一部份能夠作為跟未來職業相關的訓練與學習,才是良心的教育事業。


沒有留言: